曹操打赢了官渡决战性的一仗,此战成为曹操军事生涯的顶峰,在他亲自指挥的战役中,此后还有北征乌桓之战、渭南之战等精彩战例,但官渡之战无论从规模、复杂程度还是对后世的影响上来看,都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战役。

有人做过统计,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大小战役和战斗共五十一次,其中胜四十三次,负八次,胜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在汉魏时代,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打败曹操的这八次,分别是由徐荣、吕布、张绣、孙权、刘备等人指挥,马超、袁绍也分别小胜过一次,还有一次即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这份战绩表虽然收录了曹操一生五十多次征战,但仍然存在很多遗漏,尤其是漏掉了一些虽然曹操没有亲自临阵却直接指挥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曹操的胜率明显没有那么高了。

最早对曹操一生军事成就做出系统性点评的也许是诸葛亮,在他的《后出师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

这段话的意思是: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像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一点死在潼关,后来才在表面上稳定了一段时间……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渡过巢湖没有获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但他还有这些失误的地方……

就是在这篇文章里,诸葛亮说出了“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句名言。按照诸葛亮的评价,曹操虽然是当代的孙膑、吴起,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诸葛亮举了一些例子,尤其说到了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按照这个说法,曹操仅在这两个地方就吃了九次败仗。

诸葛亮此处并非贬低曹操,他想说的是现实中没有常胜将军,像曹操那么厉害的人,也有打不赢的时候。

但是,《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本人所作目前仍存在争论,文中所提到的这些战例则争论更多。其中“五攻昌霸不下”比较含糊,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

不过,这也是有来历的,昌霸虽然不像吕布、刘备、袁绍那样知名,但对曹操来说却更麻烦。官渡之战后,曹操曾一度分出了不少精力来对付他。

一般认为,《后出师表》中所提的昌霸即是昌,跟臧霸一样都是“泰山帮”的成员。如前所述,“泰山帮”是曹操集团内部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名义上服从曹操实际上自由得多,曹操想彻底解决他们但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昌多次叛而又降,降而又叛,这大概就是“五攻昌霸不下”的由来。

前面讲过,曹操灭吕布后专门把臧霸找出来,任命他以及昌、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为郡守、国相,让他们防守青州、徐州一带。昌被任命为徐州刺史部的东海郡太守,该郡相当于现在江苏省东北部、山东省南部地区,范围涵盖今天的连云港到枣庄一带。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脱离曹操在徐州起兵时,昌也宣布起兵,配合刘备行动。曹操亲征刘备,刘备逃到冀州,曹操急于回师官渡,无力追击刘备,也没有时间收拾昌,这大概是“五攻昌霸不下”的其中之一。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取得官渡大捷的第二年,借着向东面调兵以及给部队搞拉练的机会,派夏侯渊分兵攻打东海郡的昌,派张辽为副将。曹军将昌的大本营三公山围了起来,昌依托有利地形坚守。

现在全国叫三公山的地方有很多处,昌守的三公山在哪里已经不详,应该位于苏北、鲁南一带。当年曹操征陶谦曾围攻这一带的郯县,陶谦在外援刘备的帮助下打了一个漂亮的郯城保卫战,曹军攻城无果,被迫撤军。如今曹军又在昌面前一筹莫展,围城数月,居然没有打下来,曹军准备的粮食眼看要吃完了。

夏侯渊考虑撤军,但张辽不同意。张辽说:“最近我发现敌军的箭和流石越来越少,大概这是昌心里犹豫不定,不想力战,我想试试能否把他招降。”夏侯渊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说那试试吧。

张辽来到三公山下,让军士朝上面喊话:“曹公有令,让我来传达!”昌听到后,果然从山上下来跟张辽对话。张辽力劝昌投降,昌居然听劝,表示愿意投降。张辽为了取得昌的信任,主动提出一个人随昌上山。

张辽到了昌的家,像老朋友一样拜访昌的家人。张辽的真诚打动了昌,昌随张辽下了山,后来又一同拜见曹操。曹操对昌既往不咎,仍然让他担任东海郡太守。

曹操听了张辽的叙述,想到张辽上三公山也有可能遇到危险,有点替张辽感到后怕,就责怪他说:“这可不是大将的处事方法呀(此非大将法也)。”张辽说:“明公您的威信著于四海,张辽奉命而行,昌必然不敢加害!”

你现在所看的《曹操秘史2·浩然无畏作汉歌》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曹操秘史2·浩然无畏作汉歌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