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真正的较量正式展开。清晨,燕军将士埋锅造饭,一顿饱餐。随后大军开拔,渡过白沟河,向南挺进。而此时李景隆也早已列阵完毕,静待燕军的到来。

为了打赢这场决战,李景隆可谓是煞费苦心。本来,在北平之战后给朝廷的陈奏中,他已承诺一待开春便重新出兵北上。可为了确保胜利,他又推翻了之前的定议,强行将出兵时间拖到了四月。之所以如此,便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不重蹈北平之战的覆辙。为此,他不惜置兵部连番催促于不顾,便是来自建文的怀疑和不满也置若罔闻。李景隆的这番强硬起到了效果,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南军已逐渐从北平之战和救援大同的失利阴影中走了出来,军心慢慢凝聚,将士们的斗志也有所恢复。甚至,李景隆还放下身段,重新与那些非嫡系的将军缓和关系。像瞿能重新领兵之事,虽说是郭英授权,但不经过李景隆的首肯也是断不能成的。而李景隆之所以默认这事,其中虽有武定侯郭英强力推荐,他不得不给这位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勋一些面子的因素,但终究来说,也是为了整个战事着想。而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击垮燕军,剿灭燕藩!

决战开始。与郑村坝大战一样,南军亦是背营列成一个巨大的方阵。方阵左翼为武定侯郭英的真定兵马,中军主将是平燕副总兵、李景隆的心腹胡观;而右翼主将则由在北平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参将盛庸担纲。鉴于郑村坝时马和突入营中,犹入无人之境的教训,李景隆亲率七万将士留守诸营,一来是防止敌军袭营,二来也是居后策应,以防不虞。近三十万南军在旷野上连绵十余里,旌旗遮日,鼓号震天,气势恢弘至极。

李景隆就立在中军大帐前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在他身后,一面木杆大纛旗高高矗立。纛旗上面一幅缎幛,红底黑字写着“征虏大将军李”六个大字。而在大纛下,则摆着一个红木案几,上面供奉的,正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黄铖!在战前,李景隆郑重将其请出,以警示全军——今日之战谁敢退后,这黄铖便要用他的血来洗!

“报……北兵鞑骑已开始掠阵!”

“报……北兵全军压上,中军激战正酣!”

“报……敌军强攻我军左翼,郭侯阵形稍显紊乱!”

战斗开始后,望楼上的旗官不断挥舞令旗,将李景隆的一道道军令化作旗语打出,并从阵中各旗手打出的旗语中将战场形势译出,反馈给主帅。

李景隆身着一套金光闪闪的战甲,外披一件红色大氅,左手按住剑柄,一脸庄严站在帅台前。前方远处尘土飞扬,喊杀声直冲云霄,而这一切,皆不能使其动摇分毫。今日之战,不仅事关平燕的成败,更关系着他李景隆的前程,关系着他的身家性命!此时的他,内心已紧张到了极点,但他必须保持从容镇定之态,以稳定军心!

“报……三千北兵精骑突入郭侯阵中,看旗号应是燕庶人亲军!”

“嗡……”这次,帅台上的僚属亲将们骚动起来。燕王每战必身先士卒,率亲军驰骋杀敌。这一点,在以前诸次战斗中南军已多有领教。而这一次,朱棣又冲了上来,此时帅台上众人的目光皆聚集到了李景隆身上。

“燕贼突入侧翼,正是天赐我军之良机,兵主请当机立断,下令截杀!”参军刘璟第一个站出来道。

“请兵主当机立断!”其余众人也纷纷进言,其势甚为慷慨,但细听之下亦似都含着一丝担忧。

“便宜瞿能了!”李景隆脸上闪过一丝遗憾,不过很快消逝。他向左前方眺望一眼,吸了口气,冷冷道:“传本帅钧令,西营留守各部全数出寨,增援郭侯。打旗语,命瞿能部突入阵中,力擒燕庶人!”

“是!”刘璟大喜。昨日一战后,刘璟亲眼见识了平安和瞿能的骑战能耐,当时便生出这么个念头,想利用朱棣爱冲锋陷阵这一点,来个擒贼先擒王。于是乎,刘璟连夜找到李景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说动这位主帅,将平安和瞿能这两位勇将分藏于东西二营中,并各留下七千铁骑。刘璟已算准,燕庶人亲自上阵除了鼓舞士气外,无非是要打开缺口,而王师中军皆是京卫精锐,燕军难以撼动,故燕庶人带头冲锋,十有八九是攻击实力较弱的两翼,他便要在这里对朱棣下手。今日果然如其所料!

南军西营共八寨,留守士卒近两万,再加上瞿能的七千铁骑,近三万人投入战场,立刻就改变了左翼的形势。南军一哄而上,把突入阵中的燕王亲军与外围呼应的朱能左军割裂开,将朱棣牢牢困在阵里。

“报……燕庶人被陷阵中,北兵拼死救援,均被郭侯击退!”

“报……燕庶人亲军冲出包围,从外阵左侧冲了出去!”

你现在所看的《永乐风云2·问鼎天下》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永乐风云2·问鼎天下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