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1·逐鹿中原

作者:赵扬

李渊起初听了尔朱焕、桥公山的诉状心里将信将疑,这下又得了杜凤举的佐证,才觉得果有此事。他的脑子如炸了一般,一段时间里成了空白。看到封德彝带同杜凤举要出门,急忙唤道:“封卿,你把马三宝和屈突通叫来,朕在这里等你们三人,别的人一概不见。”

李渊就在这一闪念之间,已经拿定了主意。其实李渊不是一个糊涂之人,这些年大郎和二郎相争,他心里有数,像此次出行,他让李世民和李元吉随同,就是有意为之,不想让他们留在京城惹出事端。就是臣下偏向两人的态度,他也能分辨清楚。像现在随行众人中,裴寂和四郎无疑替大郎说话,而萧瑀和陈叔达,向来偏向二郎,如今杨文干举兵反叛事连太子,若让这帮人来面前争吵,是非愈说不清。李渊思来想去,觉得封德彝、屈突通和马三宝三人位居中立,多为自己着想,与他们三人商量眼前的大事,也许还能弄个明白。

不大一会儿,封德彝、屈突通和马三宝进了殿门,屈突通显是已经得到庆州反叛的消息,三人脸上都是很沉重的神色。

李渊招呼他们三人坐下,然后道:“这庆州反叛的事儿,想是你们已经知道了,朕现在方寸已乱,你们说说怎么办?”

三人相对默然半天,都不敢说话,惹得李渊心烦,怒道:“朕遭逢大事,不叫别人,你们不知朕的苦心吗?屈卿,你手掌天下兵马大权,明白攻退取舍;封卿,你善智谋识大体,能理错乱复杂形势;至于三宝,这守卫宫禁皆赖于你。如今遇到紧要时刻,你们默然无语,莫非想要朕的难堪吗?”

马三宝连忙站起,拱手道:“陛下息怒,臣下不敢。”

屈突通道:“陛下,杨文干谋反,事前无先兆且事起仓促,让臣等措手不及。臣下心想,庆州那里的局面若何,还要核实清楚。现在要等周围州县报来消息,我们这里,是否派人前往宣召?”

“宣召?杨文干反就反了,朕还能宣召他吗?屈卿,你在这里痴人说梦!”

封德彝见李渊火气很大,沉思片刻,拱手言道:“皇上,屈尚书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如今事故猝发,变起仓促,事情到底如何?是该弄个清楚。然目前混乱之际,须有防范措施举之,以策万全。臣想,首要者要保皇上安全,然后就近调动兵马,以消弭叛乱。”

李渊难熄怒火,骂道:“大郎日常淳厚朴素,看样子都是假装出来的,竟背着朕搞这些鬼名堂。封卿,那杨文干没有授任资格,却能这么快当了庆州都督,你主管吏部,当初怎么就走了眼?”

杨文干事发之后,封德彝心里不免惴惴,因为当时王珪、韦挺找他,要求为杨文干授职,还说是太子的主意。现在李渊问询杨文干的来历,他是逃不脱干系的,遂斟字酌句答道:“陛下为兴国运,下诏征集天下人才,因有非时选一道。杨文干由东宫举荐,臣当时也曾细细核查,见他为及第举子,且礼部、吏部的考核也为卓异,因而放了他为外官。”

“杨文干既然是及第举子,例授文官,缘何给了他一个武职身份?不伦不类。”

“具体细节,臣委实不知,待返京后,臣一定查个明白,再行禀报皇上。”

“哼,大郎暗地里搞这些鬼名堂,仅他给杨文干运送甲戈这一件事儿,即是图谋不轨!朕一向宽仁待人,对儿子们也要求他们常怀此心,这些年来看他们勤勉办事,还想收到了效果,心里宽慰得很。没想到——唉,还是朕错了。儿子打老子的主意,他们之间又勾心斗角,皇门之内,难道逃不掉这个轮回吗?”李渊说到这里,脸色黯淡下来,意甚恻然,“还是封卿说得对,目前最紧要还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啊。三宝,目前宫内外宿卫之兵共有多少人?”

马三宝答道:“陛下,守宫之人共有五千,另西门外营中还有一万人。”

“好,三宝,你立刻前去布置,我们连夜拔营向北移动,不可在此驻留。这仁智宫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然后面山势险峻。万一有人将来路堵断,我们插翅难飞。三宝,你赶快去吧,让他们前军先发,朕随后就走。”

“要通知其他大臣和后宫之人吗?”

“不用,你们三人随我身侧,不要他人。”

你现在所看的《唐太宗1·逐鹿中原》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唐太宗1·逐鹿中原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