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成就了一大批英雄,他们即将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大将军何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黄巾起义所成就的,在其后的若干年中他成为帝国最具实力的人物。

中平四年(187年)河南尹治下的荥阳县发生小股农民起义,当时担任河南尹的是何进的弟弟何苗,他组织力量镇压了这次起义。这本不算多大的功劳,但因为主角是何苗而被大大渲染了一番,何苗居然被封为车骑将军,从一名地方干部直接挂上了中将军衔。

皇甫嵩、朱俊等名将们看了肯定会气个半死,因为在他们南征北战辛苦了大半辈子时,也不过才到准将、少将这个层次。但大家都很无奈,谁让人家宫里宫外都得势呢?

何进心里也很明白,外戚的身份就是那么回事,不能太当真,实力才是一切。如果不在朝廷内外建立起稳固的根基,名位越高越容易出事,一觉醒来可能会稀里糊涂地被满门抄斩。前一个外戚窦家,窦家之前的梁家,都是前车之鉴。

要想根基牢固,必须培养自己的势力。这时候袁绍在家乡服完丧回到洛阳,何进听说袁绍的大名,觉得可以拉拢和利用,于是主动提出征辟。

袁绍也把何进看做是成就大事可以借用的一面旗帜,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何进告诉袁绍,可以把他的朋友都介绍过来,想担任什么职务只管提。袁绍也不客气,立即开出了一张有二十多个人的名单来,上面不仅有“奔走之友”里的何、张邈、许攸,还有袁术、荀攸、郑泰、王允等。何进给他们分别任命了官职,都是要害职位。其中,何为北军联合参谋长(北军中侯),袁绍的弟弟袁术为虎贲卫队司令(虎贲中郎将),荀攸为天子的机要秘书(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王允被何进任命为身边的参谋(从事中郎)。这些人里,除“奔走之友”外,郑泰是著名的党人,王允即前面讲过的曾经担任豫州刺史被宦官迫害险些杀头的那个人。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袁术和荀攸。

袁术也是袁逢的儿子,在血统上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但在法律上却是袁绍的堂兄弟。因为袁绍已经过继出去,当了袁术伯父袁成的嗣子。

虽然都是一个父亲,但袁术为袁逢正室所生,袁绍为袁逢的妾或丫环所生,因为这一点袁术一向看不起袁绍。

袁术在仕途上也很顺利,像曹操一样先在家乡汝南郡被举为孝廉,因为出身好,分配到一个好工作,到尚书台担任尚书,后来担任军职,成为北军五营之一的长水营指挥官(长水校尉)。何苗升任车骑将军后,把空下来的河南尹一职给了袁术,之后他再次升迁,担任更重要职务,成为准将一级的天子近卫军指挥官(虎贲中郎将)。

荀攸字公达,出生于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小曹操两岁。他是著名的颖川郡荀氏家族成员,是荀的侄子(但却比荀大六岁)。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做过广陵郡太守。史书上说荀攸外表愚钝懦弱,内心却机智勇敢。若干年后,荀攸和荀都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

曹操这次回京成为新军的将领之一,主要精力放在军队的训练上。袁绍对曹操的能力十分欣赏,尽管袁术多次在他面前流露出对曹操的不屑,但袁绍始终认为曹操是一个可以合作、能够一起商议大事的人。袁绍与曹操之间的联系,主要靠双方的老朋友许攸、张邈等人从中传递。

许攸还经常到外地去,按照袁绍的安排四处活动。他们联络的对象是各地的豪杰,以及地方上的要员,冀州刺史王芬就是他们发展的对象之一。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冀州刺史王芬手里积攒了一定实力,活跃在他周围的几个人,包括已故太尉陈蕃之子陈逸,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术士襄楷,一个叫周旌的沛国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梦想着改朝换代。

许攸到达冀州后,与王芬建立了秘密联系。许攸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灵帝刘宏正打算回河间国老家看看,时间可能就在当年夏天。由洛阳到河间国,必须路过冀州刺史部的辖区。

许攸带来的消息让大家一阵激动,王芬让襄楷占卜一下吉凶。襄楷的拿手好戏是星象学,他看了看天象,说天象出现了变异,预示着宦官和小人将要灭亡。

于是王芬决定大干一番,他们迅速制定了一个计划,想在灵帝回乡的路上发动兵变,挟持灵帝,之后另立刘氏宗族里的合肥侯为帝。

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以区区一个刺史部的力量完成这样的大事根本不可能。更不靠谱的是,这些人还闹出来好大的动静,一方面由王芬出面以黄巾余部闹事为由向朝廷上书要求扩充军队,另一方面由许攸、襄楷等人四处活动,拉拢更多的人参加。

他们也找到了曹操。曹操给许攸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完整地收录在王沈所撰的《魏书》里。曹操在信中引用了霍光、伊尹的例子,说明废旧帝立新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劝他们不要作此打算。

你现在所看的《曹操秘史1·英雄出道本无奇》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曹操秘史1·英雄出道本无奇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