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仁医傻包子

作者:三哭

  604砚坛大师,爱妻图像

  时候已经很晚了,小房里却还是灯火通明。

  李半夏在翻阅古籍,而刘东山则在完成一副砚作。刘东山所完成的砚作,反响都不错,在市面上,还出现了一批专门收藏刘东山砚作的人。

  他们津津乐道地点评着刘东山的高妙技艺,绘声绘色地将他与现今砚坛上的新秀比出个高下。甚至真正懂得鉴赏刘东山砚作的人,还拿他与昔日的砚坛灵魂人物肖将作比较。

  肖将是砚坛的传奇,虽然有传闻说刘东山是肖将的徒弟,但并没有人确切地证明这回事,何况刘东山的作品虽然有肖将的精髓,与他的却是鲜明的两种不同风格。

  刘东山年纪轻轻,却自成一路。他的作品朴质纯美,带着柔和却坚韧的张力,让人越看越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而且刘东山充分考虑到了砚石的特性,反复做了无数次的实验,他的作品,不但能发挥墨的最大功效,也能让用墨之人感到身心愉悦。

  拿刘东山和大师肖将相提并论,这自然让许多人不满。这位新人名不见经传,虽然在之前的大赛上得到过优胜,但在这个以资历和成就说话的时代,单靠这些是不够的。

  直到刘东山的作品相继问世,杜老爷的一副祝寿图,更是向大家展示了他高深的镌刻功力。许多的雕刻手法,砚雕师们只在传闻中听说过,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做起来却是如此地游刃有余。不显山不露水。却将他的记忆发挥得淋漓尽致。

  许多热爱砚石之人。开始纷纷打听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刘东山雕刻的速度并不快,加上前段时间他将绝大部分的精力用来照顾李半夏,更是没有多少时间放在砚雕之上。

  他的作品不多,每一幅都是精品。一幅作品问世,总会引起不小的反响,在砚石这个圈子里得到好评。

  再加上有不少德高望重的大师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也都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就是这样。刘东山的名师一点一滴的累积下来,几乎在砚石界,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年纪轻轻却技巧高超玄妙的年轻大师。

  京城有位侯爷,是最最风雅之人,平素最爱做的事便是收集砚石,请技艺最精湛的大师来完成砚刻。那位侯爷也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刘东山的名号,便叫人送了几块上乘的砚石过来,让刘东山帮忙完成一副砚作。这副砚作,连题材他都帮选好了。

  侯爷有一位爱妾,跟了他身后已经有好多年了。上个月。侯爷遇刺,这位爱妾为了救她自己死在刺客之下。侯爷心痛不已。便用各种方法来怀念这位爱妾。他请宫廷画师画了多幅爱妾的画像,将它们悬挂在书房和自己的卧房。一睁开眼,就能看到她,就好象她还时刻陪伴在他身边一样。

  刘东山因为李半夏的事在京城逗留了不少的时日,在鲍大人的府上,刘东山焦急难耐之时,唯有砚雕能让他心情平静。他没日没夜雕刻着砚石,这些砚石,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个女子的影像。

  这个女子,当然就是李半夏。刘东山将他的思念还有担忧,全部灌注于刻刀,刀下的人物似乎拥有了灵魂,让见识过的人惊奇不已。

  在回村之时,这些东西都被刘东山收拾了起来,带回了村子。而詹扬,在看到这些砚雕后,不太喜欢舞文弄墨的詹侍卫,竟像刘东山开口,讨要了一幅。詹扬对他们夫妻提供了许多帮助,又一直在积极营救半夏,为她奔波劳碌。刘东山很感激他,一幅砚作当然不会拒绝。

  詹扬得到这幅砚作后,如获至宝。走到哪里都贴身携带,这东西就像是护身符一般。那块砚石,为玉质,通体翠绿的玉质,还是在杜老爷府上,完成作品后他所相赠。

  这剩余的材料,不可能完成大的作品,刘东山就很巧妙地将其制成一个个椭圆形的玉片。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是一块玉佩,近处看了,才知道这个玉片做工有多么的精致,上面雕就的栩栩如生的女子图像又是多么的叫人心动。

你现在所看的《肥田仁医傻包子》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肥田仁医傻包子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