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娱乐家

作者:斜线和弦

   实际上,在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流行音乐当中的“新元素”,已经很难再说它是真正的“新元素”了。

  各种才华横溢而又大胆的实验音乐人们,早在更久远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尝试着在自己的音乐当中融合各种“非主流”的l-ing'l-e:n元素。

  只不过,这些“非主流”的l-ing'l-e:n元素,在当时并没有找到和主流市场的那个平衡,没有和时代完成融合并被接纳,所以才无法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而已。

  除了这一点之外,还要考虑到年代与流行的问题。

  从八十年代再到九十年代,从九十年代再到千禧年以后,流行音乐在作曲、作词、旋律的结构、以及歌手本身以怎样的形式出现,都是有所不同的。

  就像最初的电影演员们是由电影公司自己选拔新人来培养,派出专门的剧本家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量身打造剧本那样。

  最初的歌手们,也是通过唱片公司的培养,根据他们自身的形象和个人特质,以及嗓音和唱功,请作曲家为他们量身打造词曲。

  只不过,到了后来,电影公司因为电影产业不景气,纷纷进行整改,撤销了制片厂,不再自行培养演员,电影演员们存在的形式也就因此跟着发生了改变。

  从前专门为电影公司服务的演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游走在电影和电视剧两种不同屏幕的演员,以及跨界进入到电影业的偶像歌手们。

  而那些原本隶属于电影公司的导演和剧本家们,也因为制片厂不再存在,脱离电影公司后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由于不再受制于从前电影公司设定的框架,电影的题材和内容也随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有深度的电影随之出现。

  在流行音乐方面,大致上也走了和电影差不多的路线。

  当偶像歌手的路走到顶点以后,这种量身打造的歌手渐渐失去了对大众的吸引力,而词曲作家们也不再仅限于只当个幕后之人,唱作人们纷纷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到了台前。

  同样的,因为脱离了量身定做的框架,这些唱作人们可以在自己的音乐里随心所欲的表达那些从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时候无法表达的东西,歌词和旋律也因此变得多样化,歌手存在的形式也变得五花八门,流行音乐在九十年代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

  等到进入新千年以后,网络配信时代到来,彩铃业务疯长,歌曲片段这样的东西也跟着出现。为了配合彩铃的时间,从前那种大段的比喻和连绵的长句子相应的跟着减少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九十年代和新千年,不同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歌词的书写形式也跟着发生了改变。

  在某一时段里流行的东西,拿到另外的,背景完全不同的时段里来,未必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功。而在某一时段里过时的东西,也许拿到更早一些的时候,反倒正中流行。

  但是,就像时尚是一个轮回,颜色有一个十二年改变的周期那样,电视、电影、或者音乐,都是一个不断兴起,慢慢沉寂,之后又再度兴起的过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从前那些在九十年代卖座的歌手们突然变得不再受欢迎了,那未必是因为他们的音乐水准下降,而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方式,或是宣传模式等等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不再符合当今大众的口味,所以才会被抛弃,跌落一线。

你现在所看的《东瀛娱乐家》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东瀛娱乐家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