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

作者:赵青杉

   程晓羽把最后一场《再次重逢的世界》演唱会场馆挪到鸟巢,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这件事情本算不什么惊天动地大事情,毕竟程晓羽和“偶像计划”的名气摆在哪里,也能算的华夏暑期演艺市场最盛大的收官之战。

  但在程晓羽为了惠及普通观众,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如官直销,如门票销售实名制,则是捅了马蜂窝,不仅仅得罪了黄牛,还得罪了门票的一级销售商和全华夏几乎所有的娱乐公司。

  这一番向着消费者的举措,弄得本觉得大环境不好的娱乐公司(主办方)和经销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黄牛)怨声载道,认为程晓羽这是在仗势欺人。

  从本质,娱乐公司和经销商,两者是穿着同一条裤子的一丘之貉,他们共同想方设法的在消费者身搂钱。

  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问题在于他们搂钱的方式,有些偏差,他们并不是竭尽全力的提高演唱会的质量,而是选择了最快捷的炒门票。

  在程晓羽看来,这不仅是道德或者商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艺术和娱乐行业的一种长久的潜移默化的伤害,他并不是讨厌黄牛,也不是为了讨好消费者,黄牛只是经销商的一种类别,是自由市场带来的必然结果。

  到了程晓羽这个层级,他所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加的深刻,是如何促进华夏艺术与娱乐行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形成一个能够持续造血和造钱的产业链。

  目前他和陈浩然商讨的结果是,要从根本开始改变,首先是要改变华夏票务市场的乱象。

  通常华夏人所熟悉的购票方式是各类b2c票务平台,如大迈,西九区、牛魔王、咏乐票务等。经常看演出的人,也会对各类票务平台的加价、抢票很熟悉,几乎没有人不抱怨赚取大把溢价的黄牛。

  但票务只是演出市场的冰山一角,更多信息存在于表象之下。一场万人规模的演唱会需要哪些角色合力、演出票的金融期货属性、自由市场催生的黄牛——这些才是行业里真正的门道。

  在华夏,演出市场是很传统的生意,其主办方、一级经销商以及二级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分割明确,行业的信息不透明,以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机制。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三方的利益,强势方的能够保证,弱势方的则不能保证,但无论是否能够赚到钱,最后受损的都是消费者。

  并且目前华夏演出市场的这种模式只适合ip流量大的明星,如程晓羽这种超级ip,属于三方的狂欢,可劲的把票价炒高是,反正总会有人买单。

  但如果说明星的ip不够强,很难仅仅依靠票务平台触达粉丝。大多数的主办方都没有衍生品的开发计划,票房几乎是唯一的回款方式。

  一旦宣发受阻,损失会很大,换句话说,那些小型的ip具备超高的风险。

  因此,谁都不愿意为小众音乐去冒风险,所以爵士等小众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音乐剧等等音乐人想要赚钱和生存,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毕竟华夏不像美国把艺术分为商业和非商业市场,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对非商业的艺术种类给予太多扶持,例如剧团,大种类的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豫剧、越剧,少数剧团能获得一定的补贴,但情况很不好,更不要说更加小众的舞蹈团、古典乐团以及歌剧院了。

  要知道在美国,包括五大交响乐团,全美歌剧院协会的200多家歌剧院团体会员,近95%为非商业机构,而这些机构为美国娱乐和艺术行业不停造血,这才形成了美国化向全球输出的结果。

你现在所看的《我的妹妹是偶像》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我的妹妹是偶像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