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血地

作者:冯飞

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都匀府独山州发生了“杨元保事件”。布依族农民杨元保是斋教教徒。其父亲因带头抗捐而被捕,后惨死狱中。杨元保联络播让、四寨等处的苗族、水族和布依族农民,秘密打造兵器宣布起义。

都匀位于贵州南部,其府属荔波县与广西接壤,府城距贵阳四百里,故而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义军一起事,首先就打败了都匀府八寨厅游击杨金鳌的绿营,接着击溃州牧王效虞纠集的官军,攻陷都匀平舟司,占据了通往独山、罗斛(罗甸)、大塘(平塘)和广西南丹的要道,并联合广西的李亚狗义军,围攻独山州城。贵州巡抚蒋蔚远接报,迅即调集提标都匀协、定广协、上江协前往镇压。

杨元保将寡兵单,渐不支,只好下令往广西南丹撤退,四月二十二日,杨元保兵败南丹昔里山,被俘。蒋蔚远下令将其押回贵阳。

同年五月十八日,布依族农民杨元保,在贵阳北门桥被斩首示众。

“清江团”、“联乡团”、“石坊团”三支团练奉调参加了这次行动,但均无大的建树。因为孤军作战的杨元保义军,在实力上与官军过于悬殊,仅凭贵州、广西两省的绿营,就将这次起义镇压了下去。

第一次带兵参战,虽未与敌人直接交锋,但赵国澍仍长了不少见识。官府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这是他最强烈的感受。究其原因,只有两条:一是清王朝吏治的腐败,二是老百姓的极度贫困。两者相互刺激,形成恶性循环。虽说时令已是初夏,但是当他想到这一层时,仍禁不住打寒颤。

他仿佛清晰地看到,清王朝头上晃晃荡荡地悬着一锅开水,稍不留神,那锅滚烫的开水随时都会被人掀翻!杨元保事件,从发轫到偃息才个把月,但是其破坏作用却是不可小看的。义军捣毁官府,开仓放粮,所到之处豪门显贵尽遭屠戮无一幸免,仅以黔南独山州为例,该州被满门抄斩的富豪之家就达三十余户!此外,还有数十家缙绅的财产,被义军洗劫一空,房子搬不走,他们就点火烧,直烧得寸草不留,瓦砾遍地!

那些天,赵国澍带着团练,今日这里,明日那里,在黔南境内四处奔袭堵截义军。“可恶!可恶!”他又累又饿又气又急,对杨元保,他充满了愤恨和诅咒,而且后怕。回到青岩堡家中,他就病了。

这天,五月初十,是个艳阳天。大病初愈的赵国澍牵上自己的马,不紧不慢地朝北门方向走去。放眼望去,那道山峦格外清秀,天地之间,一条大路从北面的山岭中逶迤而来,又傍着青岩河逶迤而逝,狭窄的视野豁然开朗。青岩河边的演武场上,五棚团丁正在邓三马的带领下会操。

赵国澍远远地看了一下会操情况,就上了马。他斜扯着缰绳,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在古城外侧心事重重地绕了一圈。

和前人在古书上的描述相比,古城早已没有原先的气势……

青岩堡建成后的两百多年中,曾有两个人对城墙进行过维修。

这两个人,一个是土司班麟贵的儿子、贵州前卫副总兵班应寿;另一个是青岩武举袁大鹏。此后,因疏于维护补葺,十三里长的城墙鼠洞累累、战道塌陷、杂草丛生,有些地段甚至整体豁缺,口子长达二三里;那些筑城的巨石,不是给人拆运外卖,就是被搬去作了屋基或院墙,到了咸丰初年,城垣更是损毁严重,四座城门剩下了两座,而且,城门上的敌楼也早被拆毁,在年复一年的日晒雨淋中,那古老的城门,与摇摇欲坠的残墙一样不堪目睹。古堡,名存实亡!

古镇昔日那威震八面的凛凛雄风,似乎已经随着苍莽的岁月一道远遁、风化了。

这段时间,赵国澍在病床上反复思考的,就是修复这座古堡的城垣。

出征黔南期间,赵国澍先后到过十多座城镇,发现这些城镇中,凡重兵把守、城墙高筑之地——如都匀、独山,都未受太大损失;反之,被攻陷的十之八九是布防不力、城垣残缺者。

“独山到贵阳不过三百里。当时如果杨元保北上图取省城……”

他思考着,“作为贵阳门户,青岩这地界一场恶战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那么,我能否守得住呢?”一触及这个问题,他就感到后怕。赵国澍重修古城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你现在所看的《大清血地》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大清血地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