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族或名门出身者在中央为高官,以“清”自称;对被去势的宦官,以“浊”蔑视之。如此清浊之争,到后汉中期时愈演愈烈。厌恶“浊”而站在“清”的一边,是人之常情。但“清”派人士是否都是名副其实的清流人物,倒是值得怀疑的一件事情。同样,“浊”派中也有不少杰出人士。

后汉是个保守拘束的时代,在各方面都欠缺生趣。这是因为前汉为王莽所篡夺,为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而极端以儒教为重的缘故。

想成为经纶天下的政治家,非具备高贵门阀出身之条件不可。才华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家世背景。

即使是旷世奇才,若想贡献国家社会,庶民身份是绝对办不到的。庶民想投入国政中枢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成为宦官。

宦官不是只有因罪被处宫刑的人而已。志愿接受去势手术而成为宦官的,也大有人在。

为想出人头地而牺牲男性机能,这类人的决心可谓悲壮至极!

由于得不到肉欲之欢乐,所以,宦官一般都被认为物欲非常强烈。这是以此作为精神发泄之对象的缘故吧?但精神之发泄并不以物欲为限——虽然是少之又少,有人却以潜心于学问或技艺来达到这个目的。

后汉时代,中国有了在世界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发明——纸。其发明者即为宦官蔡伦。

在那之前的文书,全都写在木简或竹简上。重要地图或文书,则利用丝帛书写,但由于丝帛非常昂贵,所以不能常用。

有一句话叫做“名留青史”。此处使用“青”字,就是指历史纪录写在去了皮的青竹竹简上。

这样的东西当然体积庞大。写在竹简上的全本《史记》,起码要使用三四辆牛车才能搬动。保管文书的仓库,竹简常堆积到屋脊,因此,形容书籍数量庞大,便有“汗牛充栋”之语。意思是说,充栋的书籍,连搬运的牛都流了满身大汗。

由于发明纸张,全本《史记》到了可以抱着走的地步,这是令人惊讶的一件事情。据传,蔡伦将自己发明的纸张呈献给和帝是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之事。

由蔡伦之例可见,宦官之中确实不乏具有才华之人。

伺候于皇帝身边,为皇帝处理私人杂务——这样的角色,一方面使他们极易得到皇帝的信赖。另一方面,对大臣得一本正经启口的事情,皇帝都可以轻松心情对宦官说,或者与之商量。

在独裁制度之下,皇帝的信赖是比任何事物都强大有力的后盾。宦官遂以皇帝之信赖为背景,开始掌握实权。

豪族名门出身的士大夫,当然为此不快。而宦官自然不会放走到手的实权。因为,这是攸关性命的事情。

“清流”派人士常常拉拢学生站在自己这边,大肆评论朝政,并且批评时人。人们为了避免受到恶评,便常以礼对待他们,方法包括请客、馈赠等。

这个时代的人物擢用,颇受这项“批评”之风的影响。科举制度化是后来的事情。当时的选考基准,除了靠批评外,可说别无他途。

你现在所看的《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