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也是《三国演义》中重点塑造的人物之一,基于“击败过曹操的都是大帅哥”这一原则,马超在小说中的形象被描写成“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狮盔兽带,银甲白袍”,连吕布、孙策、周瑜都没能享有那么多帅气的形容。

他兴兵雪恨,在潼关将曹操杀得弃袍割须,再加上“许褚裸衣斗马超”与“葭萌关张飞大战马超”这两个经典的单挑情节,更是将马超的武艺高强描写得栩栩如生。在小说中,马超是个集帅气、勇猛、忠孝于一身的悲剧英雄。

那么历史上的马超是怎样一个人呢?

应该说,历史上的马超,悲剧的成分要多于英雄的成分。马超的父亲马腾是个低贱的汉羌混血儿,出身于司隶右扶风茂陵县(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合称“三辅”,涵括长安一带)。和刘备一样,马腾也是白手起家,靠着从军讨伐民变的功劳,一路升到凉州的军司马。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带起了凉州广大的乱事,先有北宫伯玉、李文侯起兵湟中,再者是韩遂、边章加入夺取了金城,另外还有宋建在枹罕称“河首平汉王”,整个凉州已完全脱离了东汉政府的掌握,东汉政府前后派出了皇甫嵩、张温、董卓等人率兵征讨,都没有办法讨平凉州乱事。

马腾当时虽在政府任职,倒没有“忠君爱国”之类的思想包袱,他选择踏上叛乱这一条路,并很快成为凉州乱军的中坚分子。

董卓当政时,曾一度拉拢这批实力庞大的凉州乱军(韩遂部队号称十万),但接下来郭汜、李傕政府却和马腾、韩遂闹翻,双方于公元194年在长平观大战了一场,马、韩战败退回凉州,随后又趁郭、李被斩杀之际返回三辅地区,霸占了关中,互相攻杀不已。

官渡之战时,曹操以钟繇为司隶校尉安定关中,拜马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韩、马集团就此臣服于曹操。此外,马腾还派儿子马超、部将庞德协助攻击袁绍所控制的并州。

建安十三年,曹操拜马腾为九卿之一的卫尉,负责宫廷守备工作。马腾欣然领着儿子马铁、马休等来到许都就任,将关中的军队交给官拜偏将军、都亭侯、年仅三十二岁的马超来统领。

相较于老爹一心臣服于曹操,马超就显得有野心了许多。这也难怪,他年轻、勇猛,而且比他爹马腾更有政治手腕,他能拉拢羌人,甚至几度和刘璋联击,希望双方能够进行军事合作。

许多时候,面对我国汉语的强大,笔者由衷感到叹服,对某件事的表述完全可以有多种角度,这么说也行,那么说也对。对于马超来说,他跟刘璋的关系叫“合作”,而在曹操看来,那便是“勾结”。不管是“合作”还是“勾结”,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眼看马超做大做强,且与刘璋互抛媚眼、勾来结去,曹操终于坐不住了。

建安十六年三月,曹操对张鲁宣战(表面是攻张鲁,实际却是讨伐马超、韩遂)。这意味着曹操大军将踏过关中的土地,关中诸侯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于是马超不顾老爹跟兄弟都还在许都当官,纠集韩遂、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马玩、杨秋、成宜组成十部方镇,军队人数达十万之众,进驻潼关,公开与曹操叫板。

曹操在七月时亲征关中,在潼关一带和十部联军缠斗了三个多月,最后靠着“抹书间韩遂”之计,离间马超与韩遂,乘势大破十部联军。

马超与韩遂退回到凉州,长安终于又回到帝国政府的治下。建安十七年,曹操为了惩罚马超的叛乱(其实是曹操逼反了马超),将马腾一家二百余口全部处斩。

然而马超并未因此而消停,建安十七年八月,他率领凉州羌军卷土重来,席卷陇右,杀凉州刺史韦康,击败前来救援的夏侯渊部队,占领了冀城,自封为征西将军、并州牧、都督凉州军事,威震西土。

但这样的好景维持了不到一年,建安十八年底,凉州官吏杨阜、姜叙等联手摆了马超一道,令马超顿失冀城地盘,只能向南投奔张鲁,而他留在冀城的家属,同样遭到满门抄斩的悲惨待遇。

马超来到汉中时是建安十九年,正月元旦,在他身边唯一一位幸存的马家人马种来向他拜年,马超忽然悲从中来,吐血狂啸:“一家百余口,一夜之间全部丧命,竟只有我们两个互相拜年!”

你现在所看的《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