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操盘手吴三桂

作者:施锋

收拾那些弹劾吴三桂的官员虽然顺了吴三桂的心,但那只是做给这位平西王看的,清廷从来就没有,也没打算真正信任这些汉人王爷。归根结底,这些汉王们只是清廷手中的一柄利刃,清廷无时无刻不在提防这些利刃哪天一不小心就割到了自己。

在天下太平后,清廷便开始采取积极有效的步骤,不露声色地削弱汉王们的实力。其中云贵总督赵廷臣调任浙江总督,张勇调为宁夏提督,王辅臣调为固原提督,马宁调为山东提督,李本琛调为贵州提督,吴得功调为湖广提督,严自明调为广东提督,刘进忠调为潮州总兵,王进功调为福建提督。这些人原本都是吴三桂得力的心腹将领,他们的调离,对吴三桂不可不谓有重大影响。吴三桂的“眼珠子”——忠勇营、义勇营,在康熙四年五月,也被朝廷重新调整。云南广罗总兵赵良栋调任为贵州比喇总兵、云南“忠勇”右营总兵刘之复调为贵州大方总兵官,云南“忠勇”前营总兵李如碧调为贵州水西总兵,云南“义勇”中营总兵王会调为广罗总兵,“忠勇”后营总兵塔新策调为贵州定广总兵,贵州思南总王平调为安笼总兵。康熙五年九月,改乌撒土府为威宁府,六年二月,将塔新策调任为威宁总兵。康熙八年三月,贵州平远(比喇)总兵赵良栋远调任山西大同总兵。

康熙五年二月,朝廷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增设云南开化镇总兵官为名,裁去“忠勇”中营总兵官缺,所属官兵,归并到开化镇统辖,其总兵职务由原“忠勇”左营总高启隆担任,并将“忠勇”中营总兵马宝调任曲寻、武霑总兵。

几经朝廷调动,吴三桂所建的“忠勇”与“义勇”两营已属有名无实。

朝廷的这些举措,其真实用意,自然瞒不过吴三桂的眼睛,他心中很是不安。他手下有一名叫吕黍子的浙江人士献策:“亲王权尊势重,致使傅(弘烈)、李(棠)敢于参劾。何不营造园亭,多买歌童舞女,日夜欢娱,使朝廷勿疑。”这一计谋在熟读兵书的吴三桂看来并不新鲜,历史上用的人多了,不过此计虽不奇,但还是值得一试。当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了事,还需加点料配合一下。他清楚清廷之所以对他不放心,根源还在于他手中的军队。反正是要裁军,与其等着朝廷下令,被动的裁,不如自己主动一些,适当裁剪一些他认为可以裁的部队,一方面掌握主动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朝廷的疑虑。

康熙四年五月,在平定水西、乌蒙之后,吴三桂上奏朝廷,请撤云南省的额兵,计划员额为七千二百人,其中将一千八百人调广罗、蒙景两镇和云州、马龙两营。除总兵官以下将领另行改任外,实裁将领副将一员、参将一员、游击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在奏折中,吴三桂同时提出,将“忠勇”等五营全部裁去。兵部在讨论了他的奏疏后,表示同意,康熙帝御准。

清朝的统治愈是牢固,对吴三桂等汉王的迁就幅度就愈是紧缩。过去平西王想提拔谁,只要他自己看中就行,到朝廷那儿无非就是走个过场,盖个章罢了。弄得很多官员心中只知有平西王,不知有朝廷。

清廷当然知道这种状况的危害性,但当时迫于全国形势还不是非常稳定,对这种现象也只能隐忍不发。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清廷终于可以改改规矩,敲一敲被惯坏了的汉王爷们啦。从康熙五年开始,吴三桂发现,他要求提拔的官员,在朝廷那儿,竟然大多无法通过。恰逢此时,吴三桂安插在京城的心腹胡心水偏偏死了,失去了耳目,让吴三桂一时对朝廷的动态有些把握不住。胡心水的侄儿,同时也是吴三桂爱婿的胡国柱和谋臣方光琛向吴三桂建议:“朝廷明显已是不再信任王爷您,您该早做些准备。”吴三桂笑道:“朝廷又何时信任过我,以前只不过是需要用我,所以才对我恩宠有加,如今虽然还是需要用我,只不过对我的依赖没以前那么强了,所以有些规矩就得由朝廷来定。”

吴三桂可谓是老谋深算,他知道自己的底牌,也清楚对手的底牌。打牌最重要的是什么?“天胡”是每个牌手最向往的结局,但这得靠天运,若是就想靠这个“过活”,那么只能像“守株待兔”中的主人公一样愚蠢!该放的放,该舍的舍,才能走活自己的牌,才能在牌桌上占尽主动!而吴三桂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他上疏朝廷,自感“两目昏瞀,精力日减”,请求辞去总管云贵两省事务。康熙帝未表任何挽留之意,御示:“王久镇疆,总理两省,勋劳茂著,倚毗方殷。览奏,知两目昏瞀,精力日销,皆因事繁过瘁,深轸朕怀。云贵两省事务,应作何管理,著该部(指吏部)议奏。”

十二天后,五月三十日,吏部议定:“应将该藩所管各项事务,照各省例,责令该督、抚管理,其大小官,亦照各省例,臣部题授。”康熙帝当即批准。

朝廷的态度当然不会让吴三桂痛快,但对于吴三桂来说,痛快那点儿事,算得了什么?他此番的做法可不是为了发泄点私人的小脾气,他的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彻底摸清朝廷的用意。见朝廷收了文官的选任权,吴三桂干脆又上奏朝廷,要求把武将的人事权一并上交。朝廷倒也痛快,很快便批准。

从理论上来说,吴三桂把这些权力一上交,他就基本什么都不剩了,只剩下了有名无实的平西王封号。吴三桂从不是一个莽撞的人,所有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中,他不慌不忙,很是撑得住。而他的部下,因不知他真实的想法,所以显得惶惶不安,他们暗自揣度,平西王莫不是真的老糊涂了,这样下去,他们吴氏利益集团的人怕是要末日来临了。这些资深将领深知无论官职多高,封号多尊贵,手上没有兵权,你便什么都不是,朝廷想怎么拿捏你就怎么拿捏你。方光琛等人急切地询问:“亲王还不明白朝廷的意图吗?”面对众将的急切询问,吴三桂并没有给出答复,只是说,老夫心里有数。

神奇的事情在九月底终于发生了!

云贵总督卞三元、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琛忽然联合上奏,力陈平西王的功劳,要求朝廷仍命吴三桂总管云贵事务。

在当时,这可是一件爆炸性的新闻!

在封建朝代,皇帝已做出的决定,臣子是断不敢再提出疑问的,如今这三位高官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不可谓不胆大至极。正常情况下,三位官员应当会丢官甚至危及性命。但很奇妙的是,康熙帝竟然语气很是温和地对此事做了一个解释:“该藩以精力日为消减奏请,故照所请允行。今地方已平,若令王复理事务,恐其过劳,以致精力大损。如边疆地方,遇有军机,王自应料理。”

即使对那段历史不熟悉的人,现在也可以看出,这三位官员的举动已很清楚地说明,他们是吴三桂的人,他们的命运与吴三桂是捆绑在一起的。他们的大胆举动,完全是吴三桂在背后支持的,他们的意思其实就是吴三桂的意思。

你现在所看的《历史操盘手吴三桂》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历史操盘手吴三桂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