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操盘手吴三桂

作者:施锋

吴三桂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是他和他父亲、舅舅、亲戚及诸多同事们的挂靠单位——“明朝有限公司”日落西山的时候。

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澄城县的一帮农民兄弟因为吃不饱饭和朝廷玩起了武装游戏。它虽然如同一根小烟头一样不起眼,但却很不幸地点燃了“明朝有限公司”的危险品仓库,明末农民兄弟全国大造反的序幕拉开了。其实自打崇祯初年起,各地武装起义就没断过,农民军深入到中原各地区,主要活动在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后来成为农民起义军主要领袖的李自成、张献忠等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拉队伍扯大旗的,经过多年不断的战斗,他们的部队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到了崇祯九年(1636年),各地的农民起义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时候的朝廷几乎是束手无策,各地官军也是疲于奔命。

内部出大乱子,外面也不让人省心。山海关外,满族建立起的政权,由努尔哈赤开创基业,到皇太极这一代,已变得很强大。皇太极于天聪十年(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在沈阳称帝,国号为“清”,他和他的兄弟子侄、文臣武将们野心勃勃地充满了对夺取全国政权的渴望。明朝此时只能凭借宁锦防线苦苦挣扎,勉强维持着关外的局面。

曾经在关外同清军多年浴血奋战的袁崇焕、熊廷弼、王化贞、孙承宗、杨镐、杜松、袁应泰、满桂、赵率教、毛文龙等一批将领统帅,不是早已战死疆场就是官场失意而遭排斥,还有更惨的则死于党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时关外只剩下祖氏、吴氏两大家族军阀,还始终坚守着。这两大家族之所以还没倒,不是因为运气,也不是因为皇帝的恩宠,而是因为他们的实力。

崇祯十二年(1638年)吴三桂二十七岁,被任命为宁远团练总兵。崇祯五年,他还只是个游击,而六年后,经游击升到参将,再到副将,最后由副将升到总兵,这个晋升速度,可以说是创造了明朝官场的记录。

自明清战争以来,宁远已成为明朝防御清兵的一大军事重镇,与锦州并重,是宁锦防线的重要一环。袁崇焕、孙承宗曾两次在此与清军大战并给清军以重创。袁崇焕冤死后,祖大寿继任守此,后又调到锦州驻防。吴三桂则在祖大寿之后,继续驻守宁远,这足以显示出朝廷对吴三桂的倚重。关外八城,以锦州、宁远两城最为重要。监军、巡抚、道台等官都在此城设衙办公,三桂以总兵官驻守于此,这也提高了他的政治地位。

吴三桂升任总兵要职,等于跻身于封疆大吏之列,这也为他以后事业的飞黄腾达奠定了政治基础。他能有如此地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的才能;二是家族方面的原因。他有一个好爸爸,还有一个好舅舅,自是不断能得到提携与栽培。再加上父亲吴襄深通官场之道,广交朝廷大员,编织起一张紧密的政治关系网,从而保证了他们父子仕途上的顺利。吴三桂这次之所以能升任总兵,就是由蓟辽总督洪承畴提名,辽东巡抚方一藻推荐,再经总监关宁两镇御马监太监高起潜同意,并由他向朝廷奏请,最后经崇祯皇帝批准的。

这三个人,地位很是显赫。方一藻为辽东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洪承畴为堂堂总督更是大权在握,而高起潜虽然说起来不是太好听,是宫中掌管御马的太监,但他却是由皇帝“钦命”,位列诸将帅之上的“监军”。他们都与吴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方一藻刚刚升任辽东巡抚时,三桂“拜其门下”,与其子方光琛“缔盟为忘形交”。洪承畴以兵部尚书衔出任蓟辽总督,吴三桂“又拜其门下”。洪氏幕僚谢四新博学,深得其信用。吴三桂与之“纳交最厚”。高起潜对于三桂来说,更是一个强有力的后台人物。明朝末期,宦官头子们往往深得皇帝的信任,凡为官为将的,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是很难在朝廷立足的。整个明朝军队,将领们的一言一行都处于“监军”严密监视之下,吴三桂拜高起潜为“义父”不可不谓是一次高明的政治投机。自己本身能力出众,再加上这些靠山,吴三桂的晋升自是板上钉钉的事。

吴三桂年纪轻轻就登上如此高位,这应该很让现代人感叹甚至是嫉妒,但其实吴三桂的好运也来源于明朝确实需要他这么一个人。

鉴于当时关外局势的严峻,曾任陕西三边总督,同李自成等农民军苦战十余年的洪承畴此时被派到这里。洪承畴虽日后降了清,当了铁杆汉奸,但这个人确实是有能力的,可以说是一员干吏。他一上任便明察暗访了解各将领的作战能力,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士卒的训练及备战情况。这一查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当时的这支边防军虽然个别部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但总的来说情况不容乐观。而此时的清军是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发起进攻,留给明军的时间并不多,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紧、加强训练及备战,弥补原来的种种不足,消除各种存在的隐患。

洪承畴是老江湖,深知练兵先选将的道理,而吴三桂正是此时被他看中并委以重任的。训练的重点被放在提高士卒的单兵作战能力,如劈杀格斗训练及熟练使用各种武器等,同时还有布阵及战术协同等合成科目的训练。担任练兵将领的人不仅需要通晓兵法,同时还要有实战经验。而吴三桂正是这样的人。

当时经朝廷批准,关外各部队分期抽出一部分人马在中后所及前屯卫两处进行轮训,训练事宜由吴三桂全权负责。吴三桂的部下董永显因胆勇超众,屡次建功而被提拔为参将以协助吴三桂。经过吴三桂的训练,士卒的战斗力明显提高,用了仅两年时间就训练出精兵三万余人。

在吴三桂升任总兵的第二年五月,明军与清军在今辽宁锦县杏山附近的夹马山打了一场遭遇战。当时在夹马山附近五里台居住的蒙古多罗特部民约有三十余家,六十余口人。他们因害怕明军的堵击而与清军秘密联系,请求清军前来接应保护。说来也巧,当时皇太极正在锦州一带视察,他命令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多罗郡王阿达礼率他的近卫军约两千余人前去接应这些多罗特部民。这批清军为躲过明军的阻击,于十七日悄悄溜过锦州城,次日天还没亮便顺利到达五里台地区,后护送多罗特部民急速回返。不过他们运气不太好,黎明时分,被明军哨探发现,附近明朝驻军在辽东分练总兵刘肇基率领下出城截击。

当时准备截击的明军兵力约三千五百人左右,吴三桂在距此处十余里的松山附近驻防,一得到消息便出动三千人马赶来增援。同时锦州总兵祖大寿派游击戴明率步兵及骑兵七百余人也赶来会战。此时的明军在兵力上已占绝对优势。

清郑亲王济尔哈朗见己方兵力不占优势,为避免被动挨打而避开城下明军步兵,引诱其骑兵出战,将所部撤退到离城九里的夹马山,摆好阵形等明军杀来。明骑兵很快便赶到,明军百余骑兵首先杀出阵来,济尔哈朗指挥还击。紧接着,济尔哈朗亲自率众将冲入阵中与明军做殊死搏杀。皇太极的近卫军皆不是吃素的,骁勇异常,更有济尔哈朗、多铎、阿达礼等皇亲国戚身先士卒,其士气之高昂,战斗力之强不可让人小视。此时明军虽也是奋力冲杀,但终究未能抵挡住对方的凶猛进攻。更糟糕的是清兵以吴三桂为目标,竟将他包围起来,吴三桂率部拼命冲杀,却始终无法突围,还好在关键时刻刘肇基及时援救,才使他脱离险境。

明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杏山城下,清军怕中埋伏,不敢恋战,遂回撤。明兵先前已吃了些亏,亦不敢追击。此战明军伤亡约千人左右,参将李得位,副将杨伦、周延州被清军俘虏,当场被砍了脑袋拿回去请功。好在此役清军伤亡不比明军少,明军这一仗算是打了个平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明军交手的是清军精锐中的精锐——皇帝的近卫军,参考明清多年的交战史,这次打成这样明军也算不错了。

这一年的七月间,皇太极又对锦州这座军事重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三月,他便派遣济尔哈朗与多铎为左右翼主帅,率部进驻锦州北约九十里处的义州,为夺取锦州做好准备。他们一面筑城,一面屯种,与此同时,不断派兵骚扰锦州地区。这次清军的行动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急令各督抚做好备战准备工作。辽东巡抚与吴三桂、祖大寿、刘肇基等人商议对策,蓟辽总督洪承畴提出对付清兵不能一味防守,要守攻兼顾,才能守得住。战也不能一味猛打猛杀,应采取多种作战方式,如奇袭、伏击等,才能见效。这一方针,成为此次明军作战的主导思想。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明军一反常态地开始对清兵主动出击,展开多种形式的进攻。七月八日夜,吴三桂指挥步、骑兵约五百余人奇袭锦州附近的清镶蓝旗营地。清贝子罗托等人仓促率兵出战,双方在夜色中展开一场厮杀。吴三桂的作战意图很明确,就是对清军进行骚扰。将大批清军引出后,吴三桂便引兵撤退。清军一时摸不清明军的底细,怕中埋伏,不敢追赶。据史料考证,此次战斗明军仅阵亡八人,作战时间也很短。却迫使清军移营,吴三桂用极小的代价达到了他的目的。

你现在所看的《历史操盘手吴三桂》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历史操盘手吴三桂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