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军撤回后,眼看凉州方向也暂时无法再有大的进展了。可是没过两年,凉州的局势却峰回路转,韩遂兵败被杀,马超无法立足逃到汉中,凉州大部分地区纳入曹操的势力范围。

在此过程中,曹军的主力被吸引到东线的合肥作战,还要承受中线荆州方向的压力,并没有力量大规模用兵于西线。曹操之所以仍然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收获,与两个人的特殊贡献密不可分。

这两个人前面都有提及:一个是杨阜,一个是阎行。

曹操从安定郡撤兵时杨阜曾经力谏不要中止在凉州的军事行动,曹操虽然认为他说得有理,但后方出现叛乱又让他不得不撤军。

曹操率大军撤离后,虽然留下夏侯渊驻守长安,但对凉州鞭长莫及,参加过上一次叛乱的凉州各路军阀在马超的鼓动下又蠢蠢欲动。马超还联络了在兴国的羌族首令阿贵、在白项的氐王千万等部族势力再次起兵,攻打效忠于朝廷的郡县。即使有不愿意跟着起事的,由于害怕马超的攻打,也都应和他们(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只有汉阳郡公开与马超对抗。

凉州刺史韦康就在汉阳郡的冀县,在杨阜的竭力劝说下,韦康决定率全城军民拼死抵抗,等待朝廷援军的到来。

马超率一万多人将冀县围了起来,张鲁也从汉中派大将杨昂前来助战,冀县保卫战开始了。

这场战役名气不大但却很重要,从建安十八年(213年)的正月一直打到八月,打得极为惨烈。

守城的人很少,《三国志》记载仅有一千多人,他们在杨阜的率领下拼死抵抗。杨阜是冀县本地人,杨氏宗族子弟全部上了城墙,杨阜的堂弟杨岳在城墙上还修筑了一个“偃月营”,跟马超死拼。

在相传为唐人李筌所著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一书中,对偃月营有过细致描述,说这种阵法“形似偃月”,其特点是“背山冈、面陂泽,轮逐山势,弦随面直”,特别适合于“地窄山狭之所”筑营。杨阜、杨岳等人在城墙上筑营,这里地方狭小,倒有可能采取这种方法,但是否与《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所述一致,不得而知。

这种阵法很奏效,马超、杨昂打了好几个月,居然拿冀县没办法。

但是,城里也渐渐支撑不住了,韦康、杨阜商量后,派州政府别驾阎温冒死出城搬救兵。前面多次说过,别驾的角色介于副州长和州政府秘书长之间,是刺史最重要的助手。

冀县附近有一条河,就是渭水。据《三国志阎温传》记载,阎温趁夜从水中潜出城,天亮的时候,敌兵发现水迹,然后派人来追,一直追到显亲县境内,把阎温追上了。显亲县位于冀县以北,看来阎温打算先逃到安定郡,在那里找到杨秋,再设法向长安的夏侯渊报信。

阎温被抓了回来,马超见了赶紧替他解绑绳,对他说:“今成败可见,足下为孤城请救兵而被抓,想行大义又如何做到?如果听我的,你对城里说外面没有救兵,应当是转祸为福的计策。不然,现在就杀了你。”

阎温假装答应,马超命人把阎温带到城下,阎温对城上大声呼喊:“大军不过三日就到,大家要坚持呀!”城中一听群情激昂,有人高喊万岁。马超大怒:“你不想活命了吗(足下不为命计邪)?”阎温不理他。

马超开始倒没杀阎温,还想诱降他,但每次都遭到阎温的谴责。阎温最后还是被杀了,他临死前曾说:“事君就要死无二心,让我说不义之言,我岂能苟且偷生?”

阎温对城里说大军三天就到,这只是激励大家的话,事实上他也不知道大军什么时候到。城里又守了几天,实在没法守下去了,包括刺史韦康在内,都有了投降的打算(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

杨阜竭力劝说:“杨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气相激励,至死也没有二心,当年田单守城也不过如此。现在放弃马上就能得到的功劳,陷于不义的名声,我宁愿以死相守!”杨阜说到激动处,不禁大哭起来。

你现在所看的《曹操秘史3·烈士迟暮犹伏枥》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曹操秘史3·烈士迟暮犹伏枥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