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花钱费事搞了一座超级建筑,又大兴土木重建邺城,绝对不是搞形象工程,也不是钱多了花不完闹着玩,而是有深谋远虑的。

从政治上讲,作为帝国目前的丞相,曹操不打算回许县办公了,他想把根扎在邺县,不说与献帝分庭抗礼,起码在事实上也要另起炉灶。所以,他不惜血本大力修建邺城。

至于修建铜雀台,出发点跟公孙瓒修易京、董卓修坞倒也差不多,主要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从前公孙瓒的易京曾将强大的袁绍集团拒于门外长达数年之久,曹操北征乌桓路过易水河畔时,一定会去参观一下那些杰出的建筑,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台”这种建筑形式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在火药没有普遍使用,攻城技术还很原始的情况下,高大的城堡仍然是最安全的地方。

至此,邺县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被抬升,帝国名义上的首都洛阳,以及现在的临时首都许县都难以与邺县相匹敌。

如前所述,由于经济发达、商品丰富、教育水平高,邺县也成为达官贵人们向往的居住地。张燕、臧霸等非嫡系将领,以及北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都主动把家眷送到邺县居住,一来向曹操表达忠心,二来也享受一下最现代、最时尚的生活。

邺县云集了各种权势人物以及各地来的富豪。现代人爱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钱少”,那时候天下的人都会说“不到邺县不知道自己官也小、钱也少”。

但是,通常这样的地方也是最难管理的。

根据《魏略》一书记载,曹操在谯县练兵期间,听说邺县一带治安情况不好,特权人物太多,不尊重法律法规(会太祖出征在谯,闻邺下颇不奉科禁)。曹操琢磨必须给邺县派个够狠的角色去,好好整顿整顿。

二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地区公安局长(洛阳北部尉),当时的情况大体与邺县很相似,特权人物不把法律法规放在眼里,曹操看着很恼火,以霹雳手段整治社会治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方面,曹操既不缺胆量,也不缺经验。

但是现在这些事曹操不可能亲自上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邺县找一个合适的父母官,于是他命令有关部门物色合适人选(乃发教选邺令)。

有关部门很快把人选报了上来,却是一个正在服刑的犯人,名字叫杨沛。曹操知道这个人,杨沛字孔渠,司隶校尉部左冯翊万年县(今陕西临潼)人。有两件事让曹操对他印象深刻,一件事是杨沛当新郑县(今河南新郑)县长时,遇到大饥荒,前面说过,当时有一年桑椹连熟两次,正是这一年杨沛要老百姓多搜集桑椹并晒成干,积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最后攒下了一千多斛,藏在库房中。这时曹操率军前往洛阳迎接天子,路过新郑县,部队正为没吃的发愁,杨沛主动前去拜见,并献上这一千多斛桑椹干,曹操大为高兴。

另一件事是,曹操后来任命杨沛当长社县令,曹洪有个宾客当时在长社,仗着曹洪的势力不遵纪守法。杨沛不管那一套,把他抓起来先打顿板子,把脚都打折了,然后还没完,干脆下令杀了。

曹操就喜欢这样不畏权势、执法严峻的官吏,因为年轻时他就是这样做的,当他听说杨沛的作为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太祖以为能)。杨沛后来升为九江郡太守、东平国相、乐安郡太守,政绩突出。但是,他与当地驻军将军因为什么事发生了矛盾,以至于产生斗争,有关部门立案调查,杨沛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髡刑五岁)。

杨沛被推荐到曹操面前时仍在服刑之中,曹操对这个人选表示满意,下令任命杨沛为邺县县令。这时曹操大概还在谯县没回来,就在那里专门召见了杨沛。曹操问他用什么办法治理邺县,杨沛回答:“竭忠尽力,遵守并宣扬法律,按法律办事(竭尽心力,奉宣科法)。”曹操很高兴。曹操回头对跟前的人说:“诸位,看清楚了,杨县长可不是好惹的呀(诸君,此可畏也)。”

曹操下令赐杨沛奴婢十人(生口十人),绢一百匹,一来回报他当初献上桑椹干的功劳,二来对杨沛即将上任表示支持和鼓励。

听说杨沛要到邺县当县令,曹洪、刘勋等人赶紧派家人骑上快马回去给家里人传信,要他们收敛点儿,千万别犯到杨县长手里(军中豪右曹洪、刘勋等畏沛名,遣家骑驰告子弟,使各自检敕)。

曹洪不用介绍了。刘勋以前也提到过,他跟曹操年轻时候就相识,后来到袁术手下任职,袁术任命他为庐江郡太守,袁术死后,孙策谋取庐江郡,刘勋不是对手,投奔老朋友曹操。因为跟曹操“有旧”,刘勋被封了侯,颇有权势。但他仗着这层关系,傲慢不守法,说话又不注意(自恃与太祖有宿,日骄慢,数犯法,又诽谤),最后被人告发治罪。

你现在所看的《曹操秘史3·烈士迟暮犹伏枥》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曹操秘史3·烈士迟暮犹伏枥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