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德彝死得太早,他看不见魏徵,也看不见贞观了。

贞观是这样一个时代:

官吏多自我约束,十分清廉刚正。从制度上,那些王公、妃主和大姓、豪富者,都被约束了起来,没有一个敢出来作恶的。至于那些旅行和经商过往的人,再也不用担心有盗贼出没了,以至于狱卒成天没事儿干。此时,牛马遍布于旷野之上,庄户人家大门敞开。几年内连续丰收,一斗米三四文钱,从京师到江南,从山东到沧海,旅行的人根本就不用带粮食,每家每户都很富有,常常出现普通人过路,家人怕米粮坏掉,扔了很可惜,便送给过路人的情况。更可怕的是到了山东,山东的村落,鸡犬相闻,行客路过,村人必定拿出上好的食物厚加款待,甚至出现路人临走时被馈赠文钱的情况。

写史书的人写到这里,也不禁感叹道:

此古今之未有也!

李世民励精图治,他下诏的时候曾经说过,百姓可以四处迁徙,到有粮食的地方就食,天下大旱,这是朕的罪过。

从贞观四年开始,大唐风气滋润了每一个人,粮食大丰收,灾难全赶跑(有马周一份功劳)。

斗米三四钱是个什么概念?

有人曾粗略估计过,按照古代黄金、白银和铜钱的重量与价格计算,一百文钱约等于现在的二十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一文钱约合人民币两毛钱。

唐朝一斗米十二斤半,如此算来,这十二斤半的大米需要花费六毛钱到八毛钱。今日米价约为两块钱,看起来相差不多。但需要睁大双眼好好看的是,一个是一斤两块,一个是十二斤八毛。换算一下可以知道,贞观时代,一斤大米七分钱。但此时并没有发生谷贱伤农的情况,原因就是百姓丰衣足食,官员清正廉明。

李世民可以按照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

大唐子民

什么是大国的面子?

大国的面子,就是爱自己的子民,爱自己的百姓,居安思危。魏徵常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种逼迫君王的狠毒言语,才是李世民勤勤恳恳的动力。

贞观五年(631)四月,见时机成熟,李世民下诏,令使者携带巨资,赎回了还流落在突厥部落中的中原子民,共计八万多人。

贞观五年(631)八月,又令使者携带重金跑到高丽,赎回了隋朝高丽阵亡将士的骨骸,全部予以厚葬。

贞观五年(631)十月,发生了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

你现在所看的《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