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入11,最为震惊的,是任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不久的蒋介石。在刚刚结束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四十岁的蒋介石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独霸中国的野心更大、更坚定。当然对:吴佩孚更加戒备,他不能让他成为添翼之虎,他要动用一切手段消灭他。

1927年8月20日,从上海发出了一纸以中国国民党四川旅沪同志会名义的讨吴通电。这显然是蒋介石指示的,是由四11内部点起的反吴第一把火。电文说:

吴逆佩孚,穷兵黩武,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不惟乱国,亦且祸川。查川中军队同隶青天白日旗帜之下,应立即予以拿办,治以乱国之罪,以谢国人

电文还对窝留吴佩孚的杨森不指名的骂其为"乃竟认贼作父,私与勾结,应予分别查办"等。不久,又在成都少城公园召开了"四川各界民众讨吴:大会",宣布了吴佩孚勾结英帝国主义祸国殃民罪恶三十条,还发了宣言。宣言称:

吴虽借口游蜀,眺览山川风景,暗地则广派代表四出调兵备饷,鸡公山之故技,其将谁欺?盼大张挞伐,共讨吴逆,系头献馘,以谢国人。

讨归讨,吴佩孚毕竟是进入了四川,杨森毕竟是支持了他。蒋介石心放不下,吃睡不安。最后,他决定调杨森入鄂讨伐唐生智,以剪去吴的羽翼,并给杨森一个"西路讨唐军委会主席"的头衔。蒋以为得计,殊料大为失策--

吴佩孚、杨森、唐生智原来是生死之盟,杨根本不想灭唐,而是想周旋与唐吴的联合。杨森奉调东歼之前。匆匆来到白帝城见吴。"玉帅,蒋介石要我离川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呀!"

"子惠,"吴佩孚呼着杨森的雅号说:"你的意思是""不好违令。"

"我不是这个意思。"吴佩孚说:"东出夔门,并非坏事。对唐自然不能真动干戈,我可以派人去周旋,他不会亏待你。这是其一;再,果真你出川顺利,孟潇(唐生智字孟潇)乐于合作,我即不再留川,咱们正好一路同行,岂不是好事!"

"玉帅果然高瞻远瞩,子惠记下了。"杨森说:"此番去鄂,也算天随人愿了吧"

两人计议已定,杨森这才打起"讨唐"大旗,兵出夔门。

杨森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参加过中国同盟会;后来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1920年任川军第九师师长兼川南道尹,又任第二军军长,四川军务督办兼省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不过,杨森与吴佩孚,却有特殊关系:当年吴佩孚任两湖巡阅使的时候,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孙传芳为长江上游总司令,是他们利用形势,明挤暗排,逼得刘湘辞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之职,这个本兼各职一古脑儿都给了杨森,并且还附加了一个第二军军长,使他杨森才有可能成了四川的草头王。不久,杨森又被一军任懋辛打得落花流水,他仓皇逃到江边,夺得一只木筏渡江乘小货轮又逃到武昌。后来他到洛阳求助于吴佩孚,吴委他为陆军十六师师长,杨森才能在宜昌成立川军二军,这才有了今天。所以,杨森对吴佩孚怀着深深的恩德。

杨森率部进入湖北,军刚住定,便派一个亲信到汉口去见唐生智。随后,他也秘密到了武汉。

唐生智是去年任湖南省代省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还任着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是个显赫的人物。惟其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发展到反对蒋介石,蒋介石才发兵消灭他。杨森与唐生智,情投意合,又加上还有吴佩孚的暗唆,唐生智立即对杨森说:"子惠将军,你来的正是时候,这里有许多大事要办而又没有人办。你是天降的良将!"

"说吧,"杨森说:"既然拴在一条绳上了,福祸都共担,就别客套了。"

"先说两件事,"唐生智说:"湖北省长还是空职,你去挑这个担子;挑定了,集团军也由你统领,武汉这片地方,你我平分秋色。""这还是后一步的事,"杨森说:"当前该做什么?这是头等事。"唐生智眯上眼,沉思片刻,说:"当务之急,是咱们分兵齐进,你以大部兵力扼守武穴黄石港,先击破蒋在鄂西脆弱之军,然后合力再与下游蒋军主力决战,以取全胜。"

"好,这也正是玉帅的意图。"杨森大喜过望,以致把尚不宜说出的话也说出来。"此计若能实现,则可速请玉帅返豫鄂打开了通道。"

"到那时,"唐生智伸出大手,紧紧握住杨森的二手,说:"咱们便合两军为一军,可展宏愿了!"

你现在所看的《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