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

作者:金景芳

【原文】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①,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交。言天下之至喷,而不可恶也②;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逐者乎③?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选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还,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④;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眺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⑤;同心之言,其臭如兰(6)”。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7),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7),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8),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四,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11)。君不密(12),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13);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四?《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分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16)。慢藏诲盗,冶容诲淫(17)。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18)。”

【注释】

①赜(Ze):繁杂。拟:模拟。物直:事物的特点,特征。②恶:意思是胡言乱语。③迩(er):近。④枢机:控制弯弓发射的装置,比喻关键所在。⑤利:锋利。金:金属。(6)臭(Xiu):气味。(7)错:用作“措”,意思是放置。(8)斯:此,这种。术;方法。(9)伐:夸耀。德:这里的意思是自满。厚;敦厚。(10)辅:辅佐。(11)阶:台阶,阶梯。(12)密:慎密。(13)几:用作“机”,意思是重大。几事:重大的事。(14)盗:盗贼,强盗。(15)乘:这里指车。器:用具。够慢;怠慢,轻慢。(17)诲:教,劝。冶容;妖艳的容貌。(18)盗之招:意思是招盗,招惹盗贼。

【译文】

圣人用卦画来显示天下万物的繁杂现象,模拟万物的形态姿容,反映它们的特征,因此称为卦象。圣人用卦象来显示天下万物的运动变化,观察运动变化中的普遍联系,以推行立身处世的准则和规范,加上文辞,用以判断吉凶,因此称为支。言说天下万物最繁杂的现象,不能妄自开口;言说天下万物最复杂的运动,不能胡言乱语。拟出卦象,然后言说,琢磨探求,然后行动,经过比拟和讨论,来把握事物的变化。

“鹤在树荫中鸣叫,幼鹤应声附和。我有美酒,与你同享。”孔子说:“君子住在家中发表言论,如果说得好,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响应,何况近处的人呢?坐在家中发表言论,如果说得不好,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背离,何况近处的人呢?言论出于自己,影响到民众;行为产生在近前,远处也有反应。言论和行动,就像君子的枢机,枢机一发动,就决定着君子的荣辱。言论和行动,是君子用来影响天地万物的手段,难道能不慎重吗?”

“聚在一起的人先呼叫逃跑,然后胜利欢笑。”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的准则,要么入世要么出世,要么沉默要么发言。两个人心齐志一,就像利刃可斩断金属;心齐志一的言论,它的气味就像兰花一样芳香。”

“初六:用白茅铺垫以示恭敬,没有灾祸。”孔子说:“假如放在地面上就可以了,用白茅去铺垫,又有什么过失呢?这表示慎重到了极点。白茅是很普通的物品,却可以用于重要场合。按照这种慎重的态度来行事,就不会有什么过失。”

“君子勤劳刻苦,谨慎谦虚,会有好的结果。吉利。”孔子说:“勤劳刻苦而不自夸,有功绩而不自满,这是敦厚到极点的表现,是说有功却甘居别人之下。德行说的是弘大,礼节说的是谦恭。谦虚则是致力于恭敬而保全自身的地位。”

你现在所看的《周易全解》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总裁小说网 https://www.zongcaixiaoshuow.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周易全解在线阅读!